教育论文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
时间:2025-01-06 13:3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42年,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性、技术性、经济性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开创了中国全面实施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例。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体现在一系列建筑作品上,包括大上海城市规划的制定上。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系并入相关院校,包豪斯的教育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后来,包豪斯的教育设计理论被批评为西方资本主义,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在中国逐渐淡化。
对工艺美术的影响体现在田自秉的《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田自秉在书中写道:“20世纪初的包豪斯工艺思想体系……提倡艺术与工业的结合。相信在工业非常发达的时代,应该利用科学成果,在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功能的新工艺美。虽然机器产品单调枯燥,但机器只是工具。我们应该解决机器生产与艺术表现的矛盾,使设计、生产和经济有机统一。包豪斯的工艺理念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现代结构的应用,直接从现代工业中创造审美价值,对工艺美术的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结合生活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发展、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包豪斯的工艺理念强调,工艺美是反映功能和应用结构的必然结果,认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因此认为功能就是美,忽视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
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虽然中国的现代设计起步很晚,但也受到了包豪斯的影响。然而,在接受包豪斯的设计和教育理论时,中国更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合,并没有完全复制。事实上,中国的艺术设计很容易接受包豪斯的思想,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背景原因。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即易学文化、老庄道家哲学和孔孟儒家哲学。例如,格罗皮乌斯“以人为本”、“平衡全面发展”的观点;约翰·伊顿将老庄的道家哲学与西方科技相结合,直接用于中等教学实践,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为本”、“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方向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跟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造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