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创新思维比艺术设计教育本身更重要

时间:2025-01-06 13:3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创新思维比艺术设计教育本身更重要
 
当然,任何改革,包括教育改革,都是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制度的改革,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制度。要改变旧制度,建立新制度,首先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没有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就不可能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的新制度。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刚刚与传统艺术分离,一切都不完善,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
 
首先,冷静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我们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谈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抽象,充满大话,空话,广泛而深刻,是五千年的文明,但具体来说,甚至丑陋的中国人,祖先的根源,没有可爱的地方,“广泛而深刻”、“五千年文明”已成为批评的对象。这种历史文化的沙文主义和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也是不可接受的。
 
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学术秩序的恢复,我们提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过去的传统文化艺术采取了科学客观的态度。例如,对易学文化、孔孟儒学、老庄道学、中国佛教研究、巫术、风水或占卜文化的研究,形成了相对宽松、民主的学术讨论空气。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一直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观点。毛泽东详细解释说:“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不同的科学学校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实施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这将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该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来解决,而不是简单地解决。为了判断正确的事情和错误的事情,往往需要考验时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一开始往往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发展。”
 
在处理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时,我们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态度。关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研究,我们在前一章中进行了更多的讨论。在这里,我们只从学术的角度来讨论文化大革命的艺术案例,并简要地讨论了思维方式的转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插队”的文化大革命热回到中国,中国立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波高于一波,引起了很大的波澜。有商人寻求商业机会;富有的收藏家;怀旧的休闲阶层;有学者探索学术,等等。新加坡收藏家、心理学家杨新发在新加坡HOUSE OF MAO(毛家餐厅)举办了最具轰动性的展览。他将展出的200件收藏品总结为13个主题。在“数浪漫人物还看今天”的主题下,展出毛泽东的雕像和瓷画;在“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的主题下,展出了以猫为主题的作品。其他主题还包括: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英雄、人民公社、革命模范戏、救死扶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