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时间:2025-01-09 20:2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高校师范教育的有效性
 
师范生培养集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其中“能力培养”是关键、提升和亮点。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师范教育面临着实效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反映了师范教育“重学术轻实践”,导致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长期薄弱;二是高校师范生培养方案中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缺乏连续性和迟到性。低年级主要围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只有高年级才开设实践课程。例如,某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总学分为151个学分,实践课程学分为1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4.57%。其中,学科教育课程为4学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学科教学设计与微格教学2学分),大三开始;集中实践环节为18学分(教师专业技能考试与培训2学分、教育实习2学分、教育实习6学分、教育研究2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大四开始。实践课程较晚,数量较少,实践教学培训强度较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此外,实践课程与学生求职、考研等关键时期发生冲突,实践教学效果甚微。
 
(2)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师范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
 
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生人数激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寒暑假稳定、带薪休假等优势,教师行业就业竞争相对较激烈。同时,随着全国教师资格证书统一考试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的实施,原本仅限于师范生群体竞争的岗位现在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师范生原有的就业优势也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其最大的就业优势。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获得通往教师道路的垫脚石,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同时,在校培养的综合素质也将有助于师范生顺利适应和胜任教师岗位,促进其就业后的发展,实现人生的人生价值。
 
(3)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百年计划,教育为本。教育计划,以教师为本。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命运,也关系到公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大大提高,但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仍在扩大。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与课堂教学效果有关;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基本的工作,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已从“足够”转向“优秀”。培养一批懂教、懂教、乐教的基础教育教师,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供需链的关键环节,其师范专业的目标是为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解决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严重矛盾。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不断加强师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最需要的素质之一的教学实践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